<p id="hff5f"></p>

        <pre id="hff5f"><ruby id="hff5f"></ruby></pre><p id="hff5f"></p>
          <pre id="hff5f"><del id="hff5f"></del></pre>
          <pre id="hff5f"><del id="hff5f"></del></pre><p id="hff5f"></p>

            <p id="hff5f"></p>

              <p id="hff5f"></p>
              <pre id="hff5f"></pre>
              下載試題
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
              學科首頁
              >
              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
              >
              離子反應
              >
              試題詳情
              難度:
              使用次數:253
              更新時間:2023-07-05
              糾錯
              1.

              粉煤灰是火電廠的大宗固廢。以某電廠的粉煤灰為原料 ( 主要含 ) 提鋁的工藝流程如下:

              回答下列問題:

              (1)“ 浸出 時適當升溫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 ,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 。

              (2)“ 浸渣 的主要成分除殘余 外,還有 _______ 。實驗測得, 粉煤灰 ( 的質量分數為 ) 經浸出、干燥后得到 浸渣 ”( 的質量分數為 ) , 的浸出率為 _______ 。

              (3)“ 沉鋁 時,體系中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,加入 沉鋁的目的是 _______ , 沉鋁 的最佳方案為 _______ 。

              (4)“ 焙燒 時,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 。

              (5)“ 水浸 后得到的 濾液 2” 可返回 _______ 工序循環使用。

              查看答案
              題型:工業流程題
              知識點:離子反應
              下載試題
              復制試題
              【答案】

              (1) 提高浸出率 ( 或提高浸出速率 )

              (2) 84%

              (3) 使更多的鋁元素轉化為晶體析出,同時保證晶體純度 ????高溫溶解再冷卻結晶

              (4)

              (5) 沉鋁

              【分析】粉煤灰為原料 ( 主要含 SiO 2 、 Al 2 O 3 CaO ) 加入硫酸,浸渣為二氧化硅、硫酸鈣,加入硫酸鉀,產生復鹽明礬沉鋁,干燥脫水,焙燒產生氧化鋁、硫酸鉀和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氣體,水浸除去硫酸鉀,得到氧化鋁。

              【詳解】( 1 )溫度高速率大, 浸出 時適當升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應速率,提高浸出率; Al 2 O 3 H 2 SO 4 發生反應生成 Al 2 (SO 4 ) 3 H 2 O ,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Al 2 O 3 +6H + =2Al 3+ +3H 2 O ;

              故答案為:提高浸出率 ( 或提高浸出速率 ) ; Al 2 O 3 +6H + =2Al 3+ +3H 2 O 。

              2 浸渣 的主要成分除殘余 Al 2 O 3 外,還有二氧化硅、硫酸鈣; 5.0g 粉煤灰 Al 2 O 3 的質量為 5.0g×30%=1.5g , 3.0g“ 浸渣 ”Al 2 O 3 的質量為 3.0g×8%=0.24g ,則 Al 2 O 3 的浸出率為 ;

              故答案為: SiO 2 CaSO 4 ; 84% 。

              3 )根據沉鋁體系中, Al 2 (SO 4 ) 3 ·18H 2 O 溶解度最大, KAl(SO 4 ) 2 ·12H 2 O 溶解度最小,更容易析出,加入 K 2 SO 4 沉鋁的目的是更多的使 Al 2 (SO 4 ) 3 轉化為 KAl(SO 4 ) 2 ·12H 2 O ,使更多的鋁元素轉化為晶體析出,同時保證晶體純度; KAl(SO 4 ) 2 ·12H 2 O 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, 沉鋁 的最佳方案為高溫溶解再冷卻結晶;

              故答案為:使更多的鋁元素轉化為晶體析出,同時保證晶體純度;高溫溶解再冷卻結晶。

              4 焙燒 時, KAl(SO 4 ) 2 分解為 K 2 SO 4 、 Al 2 O 3 SO 3 K 2 SO 4 、 Al 2 O 3 、 SO 2 O 2 ,反應方程式為 2KAl(SO 4 ) 2 K 2 SO 4 +Al 2 O 3 +3SO 3 4KAl(SO 4 ) 2 2K 2 SO 4 +2Al 2 O 3 +6SO 2 ↑+3O 2 ;

              故答案為: 2KAl(SO 4 ) 2 K 2 SO 4 +Al 2 O 3 +3SO 3 4KAl(SO 4 ) 2 2K 2 SO 4 +2Al 2 O 3 +6SO 2 ↑+3O 2 。

              5 水浸 后得到的 濾液 2” 成分為 K 2 SO 4 ,可在沉鋁工序循環使用;

              故答案為:沉鋁。

              =
              考點梳理:
              根據可圈可點權威老師分析,試題“ ”主要考查你對 離子反應 等考點的理解。關于這些考點的“資料梳理”如下:
              ◎ 離子反應的定義
              定義:

              凡是有離子參加或離子生成的反應都是離子反應。
              離子反應包括:復分解反應、氧化還原反應、絡合反應、雙水解反應
              ◎ 離子反應的知識擴展
              凡是有離子參加或離子生成的反應都是離子反應
              包括:復分解反應、氧化還原反應、絡合反應

              ◎ 離子反應的知識拓展
              常見陽離子的檢驗方法:
              離子 檢驗試劑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離子方程式?
              K+ 焰色反應 ①鉑絲在火焰上灼燒至原火焰色②蘸取溶液,放在火焰上灼燒,觀察火焰顏色。 淺紫色(通過藍色鈷玻璃片觀察鉀離子焰色) ——
              Na+ 焰色反應 火焰分別呈黃色
              NH4+ NaOH溶液(濃)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NaOH濃溶液并加熱 生成有刺激性氣味、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NH4++OH-=NH3↑+H2O
              Al3+ 加NaOH溶液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加入適量NaOH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,該沉淀溶于過量NaOH溶液中

              Al3++3OH-=Al(OH)3

              Cu2+ 濃氨水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濃氨水 加入適量濃氨水后生成藍色沉淀,該沉淀溶于過量濃氨水中,溶液呈深藍色

              Cu2++2OH-=Cu(OH)2↓???Cu(OH)2+4NH3·H2O=[Cu(NH3)4]2++2OH-+4H2O

              Ag+ ①稀鹽酸或可溶性鹽酸鹽②稀HNO3③氨水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鹽酸再加入稀HNO3向過濾出的沉淀中加氨水 生成白色沉淀,不溶于稀HNO3,但溶于氨水,生成[Ag(NH3)2]+ Ag++Cl-=AgCl↓
              Ba2+ 稀H2SO4或可溶性酸鹽溶液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H2SO4再加入稀HNO3 產生白色沉淀,且沉淀不溶于稀HNO3 Ba2++SO42-=BaSO4
              Fe3+ KSCN溶液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或加NaOH溶液或加苯酚 變為血紅色溶液 Fe3++3SCN-=Fe(SCN)3
              加NaOH溶液 產生紅褐色沉淀 Fe3++3OH-=Fe(OH)3
              加苯酚 溶液顯紫色 Fe3++6C6H6OH→[Fe(C6H5O)]3-+6H+
              Fe2+ ①加NaOH溶液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露置在空氣中 開始時生成白色Fe(OH)2沉淀,迅速變成灰綠色,最后變成紅褐色Fe(OH)3沉淀。 Fe2++2OH-=Fe(OH)2↓  4Fe(OH)2+O2+2H2O=4Fe(OH)3
              ②KMnO4 (H+)溶液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KMnO4(H+)溶液 KMnO4(H+)紫色褪去 MnO4-+5Fe2++8H+=5Fe3++Mn2++4H2O
              ③K3[Fe(CN)6]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K3[Fe(CN)6]溶液 出現藍色Fe3[Fe(CN)6]2沉淀 3Fe2++2[Fe(CN)6]-=Fe3[Fe(CN)6]2
              ④KSCN溶液,新制的氯水 加入KSCN溶液,新制的氯水 加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,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,立即顯紅色。 2Fe2++Cl2=2Fe3++2Cl-Fe3++3SCN-=Fe(SCN)3

              常見陰離子的檢驗方法:
              離子 檢驗試劑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離子方程式
              CO32- ①BaCl2溶液、稀鹽酸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鹽酸 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,沉淀溶于稀鹽酸,并放出無色無味氣體 Ba2++CO32-=BaCO3↓ BaCO3+2H+=Ba2++CO2↑+H2O
              ②稀鹽酸、Ca(OH)2溶液 加入稀鹽酸后放出的氣體通入使澄清的Ca(OH)2溶液 加入稀鹽酸后放出無色無味氣體,通入澄清的Ca(OH)2溶液變渾濁 CO32-+2H+=H2O+CO2↑??? ?Ca2++2OH-+CO2=CaCO3↓+H2O
              SO42- BaCl2溶液、稀硝酸或稀鹽酸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鹽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鹽酸的白色沉淀 Ba2++SO42-=BaSO4
              SO32- ①BaCl2溶液、稀鹽酸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鹽酸 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,沉淀溶于稀鹽酸,并放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SO32-+2H+=H2O+SO2
              ②稀鹽酸、品紅溶液 加入稀鹽酸后放出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 加入稀鹽酸后放出的氣體使品紅溶液褪色 SO32-+2H+=H2O+SO2
              Cl- AgNO3溶液、稀硝酸或稀鹽酸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,再向沉淀中加入稀鹽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鹽酸的白色沉淀 Ag++Cl-=AgCl↓
              Br- AgNO3溶液、稀硝酸或稀鹽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鹽酸的淺黃色沉淀 Ag++Br-=AgBr↓
              I- AgNO3溶液、稀硝酸或稀鹽酸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,再向沉淀中加入稀鹽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黃色沉淀 Ag++I-=AgI↓
              ②新制氯水,淀粉溶液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,再加入淀粉溶液 滴入新制Cl2,振蕩后再滴入淀粉溶液,變藍 Ag++I-=AgI↓ 2I-+Cl2=I2+2Cl-??? I2遇淀粉變藍
              注意: 1.若SO42-與Cl-同時檢驗,需注意檢驗順序。應先用Ba(NO3)2溶液將SO42-檢出,并濾去BaSO4,然后再用AgNO3檢驗Cl-。
              ????????????? 2.檢驗SO32-的試劑中,只能用鹽酸,不能用稀硝酸。因為稀硝酸能把SO32-氧化成SO42-。?
              ??????????????3.若Ag+和Ba2+同時檢驗,也需注意檢驗順序,應先用鹽酸將Ag+檢驗出并濾去沉淀,然后再用稀硫酸檢驗Ba2+。
              ◎ 離子反應的考試要求
              暫無

             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

              類題推薦:
              離子反應
              加入組卷
              進入組卷
              下載知識點
              知識點:
              版權提示

              該作品由: 用戶孫建華分享上傳

              可圈可點是一個信息分享及獲取的平臺。不確保部分用戶上傳資料的來源及知識產權歸屬。如您發現相關資料侵犯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 可圈可點 ,我們核實后將及時進行處理。
              終身vip限時199
              全站組卷·刷題終身免費使用
              立即搶購

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使用
              說明
              群聯盟
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領福利
              欧美影视高清自拍,免费亚洲综合无码_ 免费综合日本在线观看,自拍三级在线观看免费
                <p id="hff5f"><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hff5f"><ruby id="hff5f"></ruby></pre><p id="hff5f"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hff5f"><del id="hff5f"></del></pre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hff5f"><del id="hff5f"></del></pre><p id="hff5f"><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hff5f"><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hff5f"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hff5f"></pre>